2023年亚运会半决赛对阵菲律宾,余嘉豪在15分钟内送出4记火锅,却也在换防小个子时被连续突破。这像极了他职业生涯的缩影——2米28的站立摸高让他在禁区如同移动路障,但128公斤的体重让横移速度始终徘徊在0.8米/秒(CBA体测数据)。浙江队教练组给他制定的"轻量化计划"颇有创意:每周三次游泳训练替代部分力量课,最近半年成功减重9公斤。
【技术进化中的惊喜与阵痛】
上赛季季后赛面对辽宁队韩德君,余嘉豪突然祭出后仰跳投拿下21分,这个夏天他加练了5000次中距离投篮。但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策应能力,场均2.3次助攻在中锋里排本土前三。不过失误率也高达18%,对阵广东队时一次漫不经心的背后传球直接飞上了观众席。"我得学会用脑子打球,而不只是用身高。"他在赛后采访中的反思显得很清醒。
【国际赛场上的尺寸焦虑】
NBA球探报告里反复提及他的"非典型尺寸",但去年世界杯对阵南苏丹时,对方2米06的中锋用弹跳在他头顶抢了5个前场板。现代篮球对中锋的要求早已不是单纯比谁摸得高,约基奇式的全面性才是新标杆。余嘉豪的私人训练师透露,他们现在每天要完成30组"三分线外接球三威胁"训练,这是五年前传统中锋根本不会涉及的课程。
这个夏天,余嘉豪在洛杉矶特训时特意找到退役的"大Z"伊尔戈斯卡斯取经。立陶宛传奇中锋的建议很直白:"别总想着成为下一个谁,2米28的球员本该书写自己的规则。"或许我们该停止用姚明接班人的标准苛责他,毕竟当这个00后开始尝试欧洲步上篮时,中国男篮的巨人哲学已经悄然转向。对于想持续关注余嘉豪的球迷,不妨多留意他的防守选位细节和传球视野——这些才是决定他能否突破天花板的关键指标。